公开专利PATENT

公开专利管理 专利检索 返回上一页

检索条数:1
发明名称:一种基于非隔离输出降压的线性驱动系统
申请号:CN201510325313.9
公开/公告号:CN104977958B
公开/公告日:20160817
法律状态:授权
有效性:有效
申请人: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金乡县供电公司; 国家电网公司
发明人:张体同; 王辉; 李丹; 郭祥; 高洁; 高玉娟
地址:272200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城文峰西路7号
摘要:
[详细]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隔离输出降压的线性驱动系统,其特征在于:由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,与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相连的线性驱动电路组成;所述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U1,三极管VT5,三极管VT6,P极顺次经电阻R10、电阻R14后与降压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、N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一起形成非隔离输出降压的线性驱动系统的输入端的二极管D7,正极经电阻R8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、负极顺次经电阻R9、电阻R12、极性电容C7、电阻R11后与降压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的极性电容C4等组成。本发明的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,降低了系统功耗,该电路具有高效的输出性能,避免用电设备及驱动电路本身受到损坏。
首项权利要求:
[详细]一种基于非隔离输出降压的线性驱动系统,其特征在于:由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,与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相连接的线性驱动电路组成;所述非隔离输出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U1,三极管VT5,三极管VT6,P极顺次经电阻R10、电阻R14后与降压芯片U1的VCC管脚相连接、N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一起形成非隔离输出降压的线性驱动系统的输入端的二极管D7,正极经电阻R8后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、负极顺次经电阻R9、电阻R12、极性电容C7、电阻R11后与降压芯片U1的CS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,P极顺次经极性电容C5、电阻R13后与电阻R10与电阻R14的连接点相连接、N极经极性电容C6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,P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、N极与线性驱动电路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6,N极顺次经电阻R16、电阻R15后与电阻R13与极性电容C5的连接点相连接、P极顺次经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6的连接点、电阻R20后与稳压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,正极经电阻R19后与降压芯片U1的FB管脚相连接、负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,P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、N极经电阻R17后与降压芯片U1的GND管脚相连接后接地的二极管D5,以及一端与降压芯片U1的OUT管脚相连接、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18组成;所述三极管VT6的集电极与线性驱动电路相连接、基极还与电阻R9与电阻R12的连接点相连接。
  •  
  • 字段列表: 名称 公开号 申请号 法律状态 有效性 申请人 发明人 摘要 公开日 地址 权利要求
      申请日 法律状态变更 代理人 代理机构 ipc 转让人 受让人 转让日 许可人 被许可人
    第1页/共1页;本页1条记录/共1条记录 1      跳至第